以前校区的运动会都是设为分场,所以很冷清,只有在上自习的路上看到挂出来的横幅知道运动会要开始了。但至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什么时候结束的却不大知道–某天突然发现横幅不见了,于是知道在那天以前的某一天已经结束了。
这次运动会又是服务站,又是方阵;学生会的还做了方阵时候用的道具。可能是因为尽一年多来集体活动的时间太少了,这次运动会让我觉得身边又重新有了人的气息。平日里很难听到这样开怀的笑声,要看到如此开怀的笑容也绝非易事。大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待得时间太久,也该换换氛围,换换心情。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的鼓和锸。不管是谁比赛,谁得了第一,我们就趁机一阵狂欢。因为我们没有鼓槌,后来用学院发的火腿肠当了鼓槌。毕竟是火腿肠,自然也就有敲到爆的时候。我还拍了照留做纪念。可惜没有照到飞散出去的火腿肠的尸体们……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看他们跨栏。跨栏的并非都练过,不专业的也有不专业的跨法–从起点开始一路踢倒。所以好几个人比的就是最后一个栏和终点间的10米冲刺的速度。难怪是 110 米,多出的10米原来是为他们设计的:P 但至少人儿敢去参加啊,你不会,你敢去么?
运动会其间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本来是不大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的,因为通常大家都坐着聊天,或者坐着打牌来消磨时光,这两项是我最无法忍受的 kill time 的方式。但今天到了现场参加了一些集体活动却大有收获,至少连日来被操作系统和英语折磨的苦闷得到了些许缓解。我一直认为做无意义的事情只会平添苦恼的,今天观看比赛结束后,突然想起周作人的一段切合心境的话来,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这话就这么冒出来,却又是那么切合我当时的感受。我不得不感慨,虽然许多人生的境界都写在了书上,但个人必须要亲自去体验才能真正感悟。而这也正是我们的一大遗憾–面对浩瀚的书山,我们不能直接通过他人体验后写下的文字来得到自己的体验,即使认为在书中自己和作者心神交往,却也可能是不准确的。要得到深刻的体会,只能一件事一件事地去感受;等感受到了,年纪也就到那儿了。现代人对生活的感受有比古人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