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然象昨天一样无所适从,也许明天还会这样。真他妈的。我感到自己的负担日益沉重,但这是些什么样的负担,我根本不知道,因此也无法将他们摆脱。
作为旁观者的我知道是什么负担么?我不清楚我是否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思。这是不是就是叔本华说的无聊?叔本华说的无聊是否就是我体验到的无聊?我体验到的无聊和作者说的很像,但也不一定就是他说的那个东西。看嘛,语言对传递思想的障碍就在这里。难怪近代哲学跑去研究语言去了。
无聊是会击溃一个人的。又有什么办法呢?等大家都老了,等眼瞎了,耳聋了,走不了路了,就只剩下了自己的大脑和无聊。我常埋怨没有时间来思考,那个时候是不是探索世界最好的时候呢?
我觉得读书是有意义,但从来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这本书除外,在读它的时候,我自己都感觉到了一种可怕的无聊。不是读书的无聊,而是感受到那种此刻不属于我的无聊。
不过写博客真是个麻烦的事情,一件本来就主题不集中的事情偏要取一个不恰当的题目。所以我决定之后只以日期来发布文章,免掉最麻烦的一步,只加上 tags 就可以。当然,那些不需要思考就能写出题目来的还是可以写上题目的。而写不需要题目的日志就很有意思,随便写,特别是写无聊,我指写无聊,而不是写出无聊的东西。
2
有一刹那,我怀疑这是一个骗局。接着,我发现离我很近的一片树叶上爬着一只青虫。它此刻像我一样,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动作,哪怕是骚动。我们安静得像墙上的两个污点。
这段是不是借用了那篇意识流文章呢?是叫“墙上的污点”还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不是常被夸大了?以至于人们根本意识不到存在的存在。我觉得我有必要去看看存在主义的哲学,虽然这个事情在这个考GRE的特别时期是被叫做蛋疼,但我觉得如果对这样问题的思考会被GRE的考试阻止了的话,干脆不要出去了,因为出去了还是被牵着走的,那出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观看另一个人生活的无聊居然有这么精彩的体验,很让我吃惊。但对自己来说,生活的无聊常常消去了无聊的生活的色彩。我觉得我应该加快读这本书的速度了。不把这本书看完的话,迟早都会影响我的考试的。
每天都跑步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保持晚上的深度睡眠。但今天跑步的时候呼吸太猛,吸了一只什么虫子进去,我害怕是苍蝇之类的,想起那个又黄又胀的屁股我就恶心。算了,继续看书吧。
我发现铁林的日记中夹杂着很多自己写的简短小说,貌似越到后面越频繁。到怕是日记里面最精彩的内容了,他们全都和那些哲学的思考有关系。天哪,我发现对这本书完全着迷了!或许我还应该认真讨论一下那个SYSTEM的问题。
记于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