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五月七日

五月四日-五月七日

1

今天终于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回宿舍了。在做填空题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为什么我下一个月不在宿舍度过呢。在宿舍不用担心网口没有电,不用频繁地换教室,吃饭楼下就有,比上个月那种在教室和教学楼之间穿梭的生活会稳定得多。我被这些理由打动了,甚至是激动。花了一个小时整理床铺,收拾床头的书。

难怪铁林在家的时候常整理书–它绝对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很好的休息方式。我敢打赌,在整理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沉浸到入迷的状态中。它简单而又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书应该怎么分类,放在什么地方,怎么把那些书塞在一个狭窄的地方而又不影响美观⋯⋯

如果我在宿舍累了,我也开始整理书。

2

我研究了近一个月的操作系统手稿丢了。上面记录另外我自己的很多FAQ,我还打算研究完成之后综合起来写一个新手教程,但很可惜,它丢了。

丢手稿的原因可能是今天的心情很糟–一整天都被某种阴影罩着–最近为了GRE,为了作业,时间已经不是我的时间了。所以每浪费一点就觉得有罪恶感。但浪费是不可少的,所以罪恶感和焦急感就都来了。

快考试的时候也是挑战我极限的时候。

3

今天参加到了ibm 创新实验室的一个项目中,我觉得这将是我近几个月以来自修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宅在宿舍的好处是吃饭等等事情之间的时间减短了,短了很多。但更多的是自己面对自己,我敏感地写了一句“面对灵魂”在墙上(实际是贴在墙上的纸上),但我又觉得很蠢–因为我并没有离灵魂那么近,于是又把它撕掉了。另外一点最不好的是其他人回来得太早了,晚上10:30就回到宿舍了,这就意味着我要在各种噪声中学习一个半小时。

不过,我有耳机。

4

在做时间统计的过程中,我发现一定要当天就总结当天的时间,否则那些记录的东西就只是一些数字,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

今天的时间处理得很糟糕,是进入五月份以来最糟糕的一次,在杂项上的时间快达到12个小时了。并且午睡时间达到了本学期以来最长的一次,一个小时三十分钟,原因是电脑的声音被我偶然关掉了。以后再也不关电脑声音。

其实我在怀疑,有必要这么跟时间较真吗?午睡了一个半小时又能怎么样?编程用了五个小时又怎么样?毕竟明天午睡可能和平常一样就是20分钟了,明天也不搞编程,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的记录又有什么意义?

但在对待时间的问题上,柳比歇夫是我的榜样。虽然现在问题重重,但可以一步一步来。在迷茫的问题上,即使是走也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