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五月十六

五月十五-五月十六

1
老师上课讲起了RSA算法,提到了素数,于是讲起了他小学时候奥数竞赛就在学某某函数,只是当时比较疑惑这些函数有什么用。

我大概可以猜得出他之后想要说的东西,无非再发散到“所以,大家现在学的东西不要说没有用,以后说不定就用上了,”或者说,“大学里面不要轻易地说某门课是没有用的,你以后永远不知道你会做什么。”等等之类的话。

但他没有说。我倒是因此想到了一件事情。“为自己死后买块地”在我们这一辈中很少见(或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积蓄),但在我们的上辈或者上上辈是很常见的。生前积攒一些积蓄,在有生之年可以请风水先生看个宝地,死后安葬也可以为子孙做一点贡献(“墨镜”大概早就想到了吧)。这样的想法和我们的“今天的学习为明天打算”的想法着实可以打个亲家。

其实这是个很有趣的联想,他们都是我们在为将来做的打算。并且我敢打赌,我们这代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生前花钱为死后买地实在没有必要,“未知生焉知死”呢?但为何认为“现在要为以后多学习”合理呢?

2

10000小时理论的另外一个例子应该把王小云老师算上。从PPT上我惊讶地发现从她博士毕业到被清华聘请有12年时间,如果算是博士期间的研究,则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