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跑步回来一直都在上网。看完了wangcong的网站后,又到linus-tree上逛了一圈,看到 Linus 在几个小时以前提交了Linux内核版本。说实话,我今天第一次意识到,我们和那些顶级的hack正生活在一起。
在这个时候这样使用时间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但我觉得有必要说些什么。
如果再来一次大学,你会怎么做?
就在昨天,我还认为我的大学只能像我现在这么安排,在作业和考试下暂时忍受,有可能的话就捣鼓自己的小玩意儿,如果再来一次,还是这样。
但今天我的观点变了,我觉得我能把大学的自学安排得更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学习,增加和这个世界的联络,增加一点野心。毕竟,学校的圈子实在太小了。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写这个新的大学计划,但不是现在。
我曾经看到了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标榜自己是 hack,但所有看到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就是hack。喜欢数学与幻想,喜欢开源与自由。他们彰显出一种自由的气息,这种气息从hack出现的时候就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这样的气息谁感受到都会为之倾心。
我突然发现,我在一种人类特有的审慎能力下能够把讨厌的课程学到这样的份上简直是奇迹。也是这样的审慎能力让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推后甚至放弃掉我的那些自学计划,一年以来我处于兴趣的低谷状态,那是迫不得已,现在也是。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为什么你应该去上大学而不是去创业》这样的文章后立马进行一种反击的原因,我认为它们正在扼杀我对技术的激情。
看完 wangcong 的网站之后我觉得我应该换一个面孔再出现了,就像当初看到王垠的《使用GNU/Linux工作》一样。这样一群人是让人热血沸腾的人。他们的技术对后来人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就像今天,浏览了几个网站之后又点燃了我对技术的激情。这样的激情只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憋在宿舍编写 shell 脚本的时候有过。
总之,今天的时间花得很值,能再找回一种激情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样的激情也让我决定离开这里一段时间,至少在考完GRE之前不会再来这里,我记得铁林也因为要“发生写作”而中断日记,我也应该堂而皇之地中断几个周。
我一直在考虑林达说的那些美国人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我觉得几年以来对考试的妥协是我为我的自由付出的代价,并且这样的代价不得不面对。现在我只需要再付出二十天、再付出一个半月这样的代价,所有的一切就可以都结束了,那个时候,令人难以忍受的考试生涯也应该划一个圆圈。那时候我再回来,认真地经营这博客的勾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