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三月十日读少有人走的路
疑问

昨日与人聊天。谈起大学之中令人最悔的事。我告诉他说,心智不成熟。同学不然,说心智这个词太不常见,用在这里比较古怪。认为我自己也不知心智的意思。

不,我其实知道,或者说我能感受到。我还在为挣脱出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状态努力;还在迷茫于一种被称为“爱”的东西;还在逃避自己的自由;还在处于焦虑地追寻之中……

这都不是我想要的状态,但为何都出现在我的身上?如果我是一个木偶,拉动我手脚跳舞的人又是谁?

以其慌不择路,不如放慢脚步,看看这个心智成熟的旅程。

2012年3月4日,

于空无一人的实验室中

创作前言

一礼: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

水屯:虽然我的父辈经常和我这样说,我还是不理解,什么样的苦难才能让人如此想摆脱现在的世界,不惜放弃自己的理性相信来生。

一礼:一个人出世之前少有苦难。真正的理解建立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你还没有苦难,所以不能理解。

水屯:你想说自我的经验决定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那我们的理性又有什么用?我知道你想说的话,我不想和你讨论哲学的问题。

一礼:你我还够不上来探讨这个世界的规律,他们早已经在孤独舍利园中探讨了千百次。人生的苦难也是,所以你只需要承认它,你的一切都会改变。

水屯:我知道人生艰难。我承认它艰难有什么用呢?我也知道宽容是什么,但面对基督教千年前的大屠杀,面对人类社会的种种罪恶,我还是没有办法宽容。

一礼:放下执着,眼光放远。人类历史,滚滚车轮,那是必经之路。你没有经历,自然不闻不顾不懂不宽容。

水屯:倘若事事都需去经历,文字有什么用?教导有什么用?

一礼:飞蛾扑火,全在火光。怎么飞,飞到哪,全在飞蛾。文字只是光;我告诉你苦难重重也只是光。

水屯:你的意思是,我能想飞蛾一样避免飞到火上,避免苦难重重的一生?

一礼:是飞蛾就会扑火,你避免不了的,人都避免不了。唯有自律与真爱才能让你在炙焰中燃烧时涅磐,在尸骨融化时飞升。

我原来知道的《少有人走的路》是一首诗。我还能够背下最后一句

Two roads diverged in the wood, And I,
I choose the one that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这首诗总是给我很多的勇气。那时候还是高三,一切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平稳的生活下,这样一种提倡不安稳的誓言居然能给人勇气,倒也是一件怪事情。

终于又过了四年,我到底还是看到我自己错了。无论是保研、出国还是工作,每条路都被亿万的人踏遍了,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模子都有人设计好了:想要保研,前三年好好学习,大四保研了还可以再玩一年;想要工作,要么你就学好技术,要么你就多学做人;想要出国,要好好学习,进入实验室发表论文,再加上大学三年的英语学习计划,足够了;想要家里蹲,大学就拼命玩吧。这些都是武功秘籍。在一个遥远的从前,整个武林都在为这样一些写在纸上的秘籍打得头破血流。这样的秘籍包含了前人的艰苦探索,近代人的疯狂实践,以及现在人的狂热追捧。

但现在,这样的秘籍遍地都是。我们已经能按照最简单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我们的目标。每个人都在按照前人的模子不断“进取”。

这一路好好地走,为什么还要走一条大家都不走的路?

这首诗里面提到的那条让人充满了不安的兴奋的路到底要通向哪里?

一个连人生方向都需要模仿别人的人如何会有勇气走这样一条路?

这一切,大概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作者总是千方百计想要讨好读者,读者在千方百计想要理解作者。

作者只能限于自己的心理学医生的眼界,写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读本。读者只能再次筛选,筛掉自己不理解的部分。

大学问答的残篇

残,且置之。

学习篇

为什么别人活得幸福又快乐?

其实你知道答案。如果你每次看到他,或她,眯着眼睛斜向上四十五度看太阳并露出幸福微笑的时候会有一种幻灭感,那你就可以打开你所有的人际网络,去打听一下他与隔壁班小凤仙、或者她与隔壁教室张大嘴的私人恩怨。那个时候你才知道,让你神经质的那个微笑只是人家当时眯眼睛带动脸抽了一下,仅此而已。

没有动力了,能不能推荐一部励志大片看看

这个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动力,一般人的话,古装爱情动作连续剧可能是个好的刺激源。但你应该知道这是在逃避问题,逃避痛苦而已。

看一部励志电影只是在追求片刻的心里宁静。你知道你有什么问题:没有毅力;拖延时间;行动力不够;不独立—放在原始社会去打小怪兽整个就是一个垃圾。

这个时候你应该推迟那种看电影时的满足感。不要继续泡在一个人的世界了,走出去才行。一个垃圾成不了事,一堆垃圾就能组装成一个变形金刚。你现在的眼界已经阻碍了你的行动力,让你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无聊。你需要的可能是博物馆里面尸骨标本的小小刺激;可能是某个长发飘飘的街头艺术家做的行为艺术带来的暂时的欢乐。总之,那个时候你不必要琢磨自己到底怎么才能坚持下去。

我一直被大四毕业之后干什么的问题困扰,寝食不安,怎么办

不要急于一时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在毕业之后很长时间都得不到解答,所以可以少浪费时间在这个问题上。通常而言,当你在第一次开始考虑考研、保研、出国、工作四条路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已经有了答案。之后的考虑只是在最想做和能不能之间作斗争而已。而青年人是没有必要去考虑能不能做的,所以你不需要寝食不安。

我每天安排给自己很多任务,自己都完不成,但又不甘心少安排一些事情,怎么办

告诉你去掉些任务的人都是傻逼,不要相信他们。

你需要做的不是去掉一些任务,而是需要认识到自己到底在逃避什么东西。出现这样症状的人基本都是把自己上课时间以外的时候排满,当你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任务无法完成的时候,就会去找一些参与后就必须强制进行的事情去做,最典型的是让某人参加到自己的计划中来(和人一起上自习,一起学习等等)。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种人格失调症,症状就是逃避责任,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人格失调的症状。另外一个与之相对的是“神经官能症”,症状是事事都当作自己的责任。多数人兼有两种症状。不断安排任务,希望这些任务每一件都有旁人监督,最好由别人分配,其实是在逃避责任。因为每个人的课外时间都是自己分配。在分配时间上,你欲罢不能地希望分配时间给学习(这没有问题,上进的人都会这么想)。但长时间的学习让你痛苦不堪,你又无法自己减轻这样的痛苦,所以就希望这种痛苦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为自己分配痛苦给自己减少一点责任。

认识了这一点,你就会看到自己在其中无法自拔的原因不是你没有毅力,而是太急于求成,十年做成的事情放到一天来做。而急于求成常常是因为不会推迟满足感—那种每天都碰一下任务,哪怕不做也比做强的满足感。

自律的其中一点,是要推迟满足感。想要心智成熟,必须要做到自律。把自己课外的计划时间扩充到十年才是应该做的。

感情篇

我宿舍睡了四年的哥们儿想要和我抢女朋友怎么办

我可以教你某人玩冷战的做法,但我更愿意告诉你问问自己凭什么去追人家姑娘。知道自己凭什么去追,然后有了信心,就不会担惊受怕,成功率大增;如果觉得自己的确没有什么本事,先把自己小宇宙练强大,之后的成功率也会大增。

我宿舍睡了思念的哥们儿觉得我和他抢女友怎么办

我当时搬出了宿舍,你也可以这么做。

我觉得我喜欢上一个姑娘了,怎么办

作者没有告诉读者什么叫爱,但告诉了读者什么不叫做爱。我试着列举在下面,你自己看看应该是挥刀自宫还是保留这颗种子。

  1. 陷入情网不算爱。它只和是一种和性有关的欲望。只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性冲动才会使人坠入情网。心理学中有所谓的“自我界限”,也即一个人与外界保持的距离。在这个“自我界限”内,我们会有一种安全感,但会感到孤独。坠入情网的产生过程如下:对世界的认知加深 ->自我界限的确定以保持安全感 ->自己不走出自我界限 ->孤独与寂寞 ->渴望冲出界限 ->情感泛滥 ->冲出界限 ->坠入情网。其中的情感泛滥意味着自我界限的崩溃与坍塌,也意味着自己和另外一个世界会像水滴一样交融在一起。

    陷入情网与真爱不同的是,陷入情网之后自我界限会随着自己的激情不再而重新复原,继而又会沦入寻找安全感的循环。但真爱的自我界限消融之后不会复原,只会保持一种扩充状态。更通俗一些,陷入情网的人会随着激情的消失而脱离这段感情,它只有消解寂寞一种功效;而真正的相爱并不会有如此激情,但情感蕴涵得更深层,也更持久。陷入情网只学会了真爱的一小部分。

  2. 依赖感不是爱。人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强大的人、更有力的人关心自己。心理健康者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有强烈依赖感的人构造感情的目的只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他们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什么。

    这样的依赖感常常出现在一些有很大压力、或者一些关键的人生节点上。对于学生,初高中的升学考试,大学的考研以及出国考试。这样的依赖感会出现一波又一波。新东方出国班上缔造的男女配对的神话只迎合了心智不成熟的人的想法。女生接受男生的照顾,男生感受女生的体贴与依赖。早餐午饭送药给关怀,都是在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这样只会给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样对爱的滥用不会使心智成熟,它只是在乎个人的滋养,是否有人在照顾自己,而全然不经筛选,不考虑对方的心智成熟。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乐己者容。如果把它上升到情感的高度,实际这里在说一种依赖感。这种感情毫不挑剔对方到底如何。

  3. 另外一个和恋爱不太相似的是精神贯注,它也不是爱。它只是精神的一种寄托形式。我们常常听到某人说他甘愿为足球死,为电脑死,为游戏死,为编程死。这就是一种精神贯注。我们常常听到有的人把狗与猫当作人来看待,这也是一种精神贯注。简单来说,培养某种特殊嗜好,进行自我滋养,就是精神贯注的一种形式。

    精神贯注没有错,但大多数的精神贯注都有逃避自我完善的趋势。精神贯注的目标常常是浮浅的、低级的,所以如果把精神贯注当作一种目标就是错误的。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说他这几年要苦练三国杀,希望杀遍天下无敌手。这是错误的,因为这并不是自我完善的一条路。他只是想通过三国杀的成绩抵消其他方面的失败。愿意为足球,为电脑,为游戏,为编程而死的人都如此,例如我。

我喜欢上了一个女生,每天都像春天一样。后来没有追上,像坠入地狱一样,怎么办

你需要先确定你自己的爱的确是真爱,而不是上述几种情况。如果是上述几种情况,挥刀斩掉你头上的感情九头怪。它们出现第一次就会出现第二次。如果不是,另觅它方,我不是情圣,也不会变一个情人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