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年十一月十日
1

从加州回来之后,我们在学校靠南租了一间类似于 studio 的屋子。屋子不大,两个房间被一扇可活动的木门隔开,我们也就把这里当做是一室一厅来使用。这两个屋子总共有六扇窗户,但因为房屋外面竖起了两米高的篱笆,把窗户档得只剩下一半,我们在临近傍晚的时候就需要开灯。

每天早晨八九点时,有一只松鼠会从篱笆的一头慢慢爬到另外一头,临近晚饭的时候又从另外一头回来。我们说它这是早上出门,晚上回家。我们还在篱笆顶上、篱笆下面和我们的窗台上放过干核桃,无一例外都被它发现了。到现在,每天早上它“出门”路过我们窗子的时候,都要站在篱笆上朝我们看一看。它站起来的时候,露出肚皮的白毛,毛茸茸的大尾巴竖得老高,样子十分可爱。

2

在学校读书和上班有很大的区别。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区别在时间的投入上。在学校每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可以随意支配,除了上课,每一分钟都是潜在的学习时间,所以在学校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上班就要轻松得多,除了上班时的几个小时,回到家就可以把上班的内容丢到一边。这也是我之前还开始了学习 design 的一个主要原因。

跟同学打电话常常会问这个学期上几门课。他们听到我只上两门或者三门课时都会说,那应该还好吧?我知道他们的课常常是一个学期里有四门到五门。但这里,两门课已经是需要我们特别努力,三门课就已经需要我们搭配课程难度来选课了。我们要求的课程不多,但 OS 课做 kernel,networks 课做 IP/TCP,Programming Language  课做 Python Interpreter,Graphics 课做 rendering engine……几乎每门课都做出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 Project。这才是“少则得,多则惑”。

3

因为所有的时间都是潜在的学习时间,所以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窝在办公室,早晨进去,凌晨才回家。我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有那么多东西需要做。我只记得第一个学期上 Graphics 和 Machine Learning,我又找了 Courera 上面的 Machine Learning 和 Udacity 上的 Graphics 来学习。在把我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课程里面之后,读课外书的时间就变少了,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是零。

没有课外书让我分心的时候,我会感觉自己貌似走进了一个巨大的陷阱里面。当课程压力,找实习的压力太大的时候,再美的秋景,再美的雪景都被丢到了一边。去年是这样,今年也不例外。再想想来美国之前的一年,那个时候我正在努力申请出国。再之前呢?我在努力考英语考试。再之前的很多事情也都回忆不起来了,但这个陷阱的阴影却一直都在。从办公室的窗户看出去,可以看得很远。我一直都认为我迄今为止生活过得不算糟糕,但也不算很好,还差一点我说不上来但被大家称之为生活的乐趣的东西。这一点点东西大概是从我开始 Computer Science 的学习之后就慢慢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