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年五月八日“没时间”发微

一个周以前和果冻兄说要参加竞赛,恐怕得自闭一阵子,没有时间来通邮件。一个周之后,我发现竞赛的工作占我课余时间也只有可笑的一点零头,当时居然还下决心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投入到竞赛中。唉,可鄙的人啊。

我还有其他一些可笑的见闻来给读者诸君提供些笑料:

  1. 下个周要考试,唉,没有时间进行我自己的计划了。
  2. 我想学 Linux 啊,等下个月考完试我就开始。
  3. 又要学英语,又要学数学,我哪来的时间读课外书?
  4. 马上考试了,先放一放。考完了再说。

这些笑料皆出自同学之口,自然也有我的份。

我们说没有时间,多少时候是真的没有时间呢?

经常和别人说没时间的人恐怕是最闲的,因为不会分配,自然没有着急缓慢一说。这样也最容易发现自己的时间少得像脱干了水的海绵一样可怜。而时间多的时候却有大多干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诸如上网聊天谈女人。说全力工作,全身心投入恐怕也仅仅是当时的一个幻想而已,这种幻想把浅浮粗疏的自己想像成了隐忍沉稳的人。这个幻想就像是矮子站在哈哈镜前面被无限放大成了巨人,给了自己片刻的满足。一旦真正开始付诸实践,则一般可鄙的形象就被生活这面镜子照得还原出了丑陋的面貌,而满足带来的片刻安宁也被随之而来的痛苦撕得粉碎。

恰好,我说没有时间这段时间读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曾国藩的传。曾国藩一直以坚忍著称于后世,于我学生身份观之,实在是我学习的楷模。他的生活规范中有一条就是:“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他的日记果然持续到了他去世的前一天,就连在抵抗太平天国军那段最困难的日子里都没有放弃过。

我们忙能忙得过曾国藩?况且在忙什么呢?没时间的原因呢,或不愿,或懒惰,或不会并行地去做几件事情。按照经验来说,无出此三者,其中又以第二点最惹人厌,第三点最要人命。

我们那个时代,高中生喜欢写司马迁,但即使把他的坚贞不屈精神写烂,却依然在升学失败时垂头懊恼,灰心丧气。由此可见,只了解一个人的伟大精神作用并不大,相伴的是必须经历那个人产生伟大精神时的痛苦。若意识到了这点,了解曾国藩的坚忍精神也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如何就看我自己和读者诸君如何去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