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年四月三日拾遗:摘抄,富兰克林

通过这种方式,他使我们的注意力转到生命中怎样的态度才是好的,正确的,审慎的,而不去或很少关注餐桌上的食物,无论饭菜做得好坏,适不适合时令,合不合口味,好过或次于此种或彼种食物等等。因此,我从小就养成了对这类东西毫不关注的良好习惯。

这种爱争辩的癖好,很容易发展成一种很坏的习惯。为了争辩,人们必须提出反对意见,这种反对情绪往往会带到日常交往中,不但使谈话变得别扭,并且会产生厌恶,或许还会使融洽的场合充满敌意。⋯⋯后来我发现,除了律师、大学生⋯⋯之外,明达的人是很少有这种习气的。

我将其中几篇论文作了简单的摘要,搁置了几天,然后不看原书,将总结出的思想尽量表达出来,凑成一整篇论文,使它表达得跟以前一样完整,使用能想到的恰当词汇。然后我又把我写的文章与原文比较,找出些错误,做出修正。⋯⋯我所有的练习和阅读都是在晚上工作完毕之后及早上开工之前,或在星期日进行的。

按:一种锻炼思维逻辑语言的方法

谈话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或者得到信息,使人高兴或说服别人,因此我衷心奉劝善良的聪明人,切勿采取一种独断式的、自以为是的态度,从而削弱了他们行善的能力。

“富兰克林的勤劳是我从未见到过的;当我从俱乐部回家时,看见他还在工作,而第二天邻居们还未起床,他又开始工作了。”

旧按:如果花时间在别人身上,那算不算一种浪费,我想不明白。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交往中获得吗?孤独一生的确让人不可思议,肯定会感受到痛苦,但又有什么呢?摆脱了人与人的闲谈,摆脱了令人厌恶的人际关系,多好!我在两年中的变化是多么大!对于人与人的看法为何变得如此偏激。

按:在对人类的爱的体会上,类似的情感我在克里斯多夫上也看到了–一旦开始爱其他人,克里斯多夫就发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即使他倒下了,其他人也会继续战斗,继续他的使命。我暂时为这样一种爱保留一个地方吧。

我感到,只有对人怀着极强烈而执着的爱,才能在这爱中汲取足以找到和领会人生意义的力量。从此我不再考虑自己,倒是开始更留心观察别人了。